隨著冬季的到來,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嚴峻挑戰,除了必要的防疫措施以外,建筑通風也成為了必要的防疫手段。
歲末年初,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加足馬力,開始為明年打下良好基礎。但是,一些通風環境較為封閉的工作環境,會給這個冬天的防疫工作,帶來了不小的挑戰。
在2019年發布的新版國標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GB/T50378-2019中也增加了健康舒適指標體系,其中也對空氣品質有了技術要求,作為評價的得分點,可見健康綠色的空間環境之重要性。
在空氣流通不好的場所,人們呼出的氣體會滯留在室內,室內中的灰塵也會在空氣中累積,時間長了,不僅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,氧氣濃度降低,細菌、病毒在室內傳播的機會還會增加。
經常通風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能夠很好地通改善室內環境,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新鮮空氣里有充足的氧氣和負離子,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,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。所以不僅僅是在疫情期間,平時也要多通風,通風時間長短可視室內溫度和空氣流動情況而定,時間越長越好。
一個正常成年人在平靜時的呼吸頻率約為每分鐘16~20次,女性較男性稍快2~3次,即平均每天呼吸約需要1萬升的空氣,重量相當于13.6千克,遠遠超過人體對水和食物的需求量。
根據《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》,民用建筑室內人均最小新風量是30立方米每小時,才能保證二氧化碳含量不會顯著超標,且呼吸帶出的代謝物能及時稀釋。
闊爾垂直滑動智能窗借助古人建筑通風的智慧,結合現代先進科技,獨特的上開啟形式顛覆了傳統窗產品的設計理念,使通風更科學、更合理——人體在室內低層活動時,會產生對外的紅外輻射,使得空氣溫度升高??諝馐軣?,體積膨脹,密度變低,熱空氣上升到室內高處。室內高處開窗通風后,室外新鮮的冷空氣和室內污濁的熱空氣在高處產生對流交換,室內高處新鮮的冷空氣與地面污濁的熱空氣再次產生交換,最后置換出室內污濁空氣,從而達到開窗換氣效果。
闊爾垂直滑動智能窗采用上下的結構,把開啟的部分主要置于窗體的上部,達到室內空間高度二分之一以上的位置,已順應熱氣流上升規律。通過對流交換來實現室內空氣的交換過程,并且高位通風還不會直接吹向人體,不會造成風擾,更有利于人們健康。